针对高层建筑、大型跨度空间建筑、历史文物建筑以及老旧和危险房屋等关键建筑物,我们实施了一系列监测措施以确保其安全。这些措施涵盖了沉降、水平位移、倾斜、裂缝、振动和结构内力等多个方面的监测。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与分析,我们的系统能够迅速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,并通过智能预警机制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。此外,系统还具备远程监控功能,使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建筑物的状态,从而确保了监测工作的高效性和便捷性。我们所采用的监测设备均符合国际标准,确保了监测数据的精确性和可信度。通过这些全面的监测服务,我们为建筑物的安全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
本系统致力于实时自动化地监控危房中的关键安全风险点,并提供一套综合性的解决方案。其核心监测项目包括房屋沉降、倾斜和裂缝等多个方面。利用无线自动组网技术与定期连续采样,系统能够实时上传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,确保持续了解房屋的结构健康状况。这不仅有助于检测人员迅速识别主要危险源,还能及时进行精确的安全性评估,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,保障人员安全,降低经济损失。
主要参考规范和标准
- 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》(GB50010-2002)
- 《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》(JGJ3-2002)
- 《建筑抗震鉴定标准》(GB 50023-2009)
- 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》(GB50007-2011)
- 《建筑结构荷载规范》(GB 50009-2012)
- 《建筑与桥梁结构监测技术规范》(GB50982-2014)
- 《危险房屋鉴定标准》(JGJ125-2016)
- 《建筑变形测量规范》(JGJ8-2016)
- 《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》(GB 50497-2019)
- 《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》(CJJ/T 73-2019)
- 《工程测量标准》(GB50026-2020)
- 《砌体结构设计规范》(GB 50003-2021)
监测参数 | 监测设备 | 监测参数 | 监测设备 |
建筑物变形 | GNSS监测站 | 结构内力 | 应变计 |
建筑物沉降 | 静力水准仪 | 振动 | 加速度计 |
建筑物倾斜 | 倾角计 | 风速风向仪 | 温湿度仪 |
结构裂缝 | 测缝计 | 视频 | 智能识别摄像头 |
1. 我国建筑物安全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自重、环境老化、人为拆改、超载使用、周边施工和自然灾害等,因此需要定期监测。
2. 建筑物监测主要关注不均匀沉降、倾斜和裂缝等问题,以预防对建筑安全性、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损害。
3. 在复杂地质区域,随着房屋老化加剧,对建筑危房的监测尤为重要。
4. 房屋安全隐患可通过外在特征如裂缝、变形、结构缺陷,内在特征如结构体系不完善、刚度强度不足,以及局部和整体特征来识别,监测可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避免安全事故,确保居住者安全。
如有任何疑问 请随时与我们联系
咨询微信客服
1111-111-111
立即获取方案或咨询top